![]() |
一開始看到《漫畫知識王: 地獄圖鑑》書名時,猶豫了一下是否要閱讀及寫心得文,畢竟「地獄」這個名詞有點可怕。但有時聽到六道輪迴、阿鼻地獄等名詞,我想了解詳細的意思及他們的地獄觀,因此還是決定閱讀,並整理看完的心得想法。
淺顯易懂的文字及插圖
閱讀完這本《漫畫知識王: 地獄圖鑑》後,能感受到書裡已盡其所能地將地獄的概念及架構清楚白話地呈現,書中插圖也盡量可愛化,插圖非常地多。因此閱讀時,確實能夠很好吸收,也會讓人想了解的一直往下看,看完後,能很清楚掌握日本地獄觀的基本輪廓。
不過插圖就算再怎麼可愛、再怎麼Q版化,地獄中小鬼夾人舌頭,或是全身長蟲流血的畫面,還是會有點不舒服。因此太小的孩子建議先別看這本書,比較適合青少年以上閱讀。
![]() |
僧人源信撰寫《往生要集》衍生的日本地獄觀
本書的日本地獄觀,源自日本僧人源信於西元985年撰寫的《往生要集》,這是源信參考各種佛教經典寫出,共上中下三卷,當中提到地獄、極樂世界等概念。此後,地獄的概念才在百姓之間流傳開來,更衍生出了各種地獄繪的圖畫。
書中的前段,很清楚地介紹了日本地獄觀的由來,及如何透過地獄繪和僧人「解畫」等方式流傳,也提到日本當時的歷史背景如何加速地獄概念的展開。
詳細介紹地獄架構及地獄人物
之後則是本書重頭戲—地獄架構及閻羅王、小鬼等地獄人物,小鬼、閻羅王、懸衣翁和奪衣婆等,這些地獄人物都畫得蠻可愛的,還介紹了一些閻羅殿觀測亡靈世上行為的祕密道具。不過介紹地獄架構,亡靈被處罰的場面,雖然已用Q版漫畫呈現,可怕度已降低非常多,但還是有點可怕。
地獄則分為八處,和從小常聽到的十八層地獄有點不同,畢竟是日本的地獄觀,會略有不同,但拔舌頭、下油鍋、被無止盡虐待等,這些基本元素還是差不多的,畢竟書中一開始就提到,「地獄」的概念一開始是從印度傳向中國,再從中國傳向日本的,大家發源地差不多,會根據當地文化稍微修改而有點差異。
八處地獄中,我唯一有聽過的,叫「阿鼻地獄」,是八處地獄中最下面最痛苦的一層,其他還有等活地獄、黑繩地獄、焦熱地獄等,有興趣多了解的,可來看看這本書,以漫畫、大量插圖及很好懂的文字闡述,讓人真的很容易吸收了解,書中也一個個介紹了這些地獄的狀況,並介紹了幾個地獄的小分支。
真心反省還是會有救贖
在看完了一篇篇的地獄介紹和豐富的地獄插圖,之後則介紹了若真心反省與祈求,佛祖會來拯救你脫離苦難,還有一張金閃閃的極樂世界圖,有助弭平剛剛的不適感。這裡會介紹到地藏王菩薩和阿彌陀佛的概念,讓我對這兩個常聽到的詞多了解了一些,終於知道為何佛教人士會常常唸「阿彌陀佛」這句話了。
讀後心得
讀完這本書後,覺得書名很貼切—"漫畫知識王",的確是用好吸收的漫畫,讓我更了解這些地獄、六道輪迴等概念,不過因是日本地獄觀,勢必和台灣流傳的地獄觀會有點不同,但基本概念應該是相通的。
對於「地獄」這個概念,我覺得不用到人死後下地獄才能感受到痛苦,愛說謊、殘暴、自私、欺負人等這些具有下地獄特性的人,其實他們在世時,內心就已很痛苦,儘管外在看起來,他們得到了一些利益,但說謊的人要不斷想新的謊來圓謊,還要怕隨時被戳破;殘暴的人要隨時保持在最強的壓力,因為一旦變弱,被壓制的人就會大舉反撲;自私的人沒什麼真心朋友,總是需要猜疑別人。他們總是孤獨的,無法像有愛的人可以被愛包圍,內心長期處在這種壓力,就是最大的痛苦,活著的他們,內心就像在地獄了。
不過有地獄這樣實體的描述,可以讓人明確地體會痛苦,畢竟內心的苦與實際的利益,不少人還是會選看得到的實際利益,有實體的地獄描述,感受比較明確。
書中前言就提到,希望大家了解地獄後,能夠成為善良的人,或許這樣實體描述的地獄,能更具警世效果。
購書連結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